演变过程:甲骨文―金文―小篆―隶书―楷书―行书,以上七种字体称为"汉字七体"。
1.商朝时刻写在龟甲、兽骨上的文字,称为“甲骨文”。
2.金文是商周时代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。
3.秦统一后,为维护国家统一,秦始皇接受丞相李斯的建议,统一文字。
李斯按照秦国的文字标准,对汉字进行整理和简化,制定标准写法,在
叫小篆。4.小篆使文字规范了,但书写还很不方便,因此,在民间流行一种更简单的字体,叫隶书。
5.汉朝后期,隶书又演变为楷书。
楷书可作为习字的法式楷模,所以叫楷书。
6.与楷书并行的还有草书和行书。
草书特征是笔画连带、结体简约、气势连贯、字形奔放。
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字体,比楷书简便,且比草书易辨认。